是否进口:否 | 加工定制:是 | 品牌:YOKOGAWA/横河 |
型号:AAR145-S53 | 产品用途:横河DCS系统卡件 | 规格:原装正品 |
温度漂移:RTD: ±0.3 ?/10 °C | 温漂:POT: ±0.4 %/10 °C | 电流消耗:350 mA (5 V DC) |
AAR145-S53横河模块
AAR145输入模块选型表
|
| 描述 |
型号 | AAR145 | RTD/ POT输入模块(16通道,隔离通道) |
后缀代码 | -S | 标准型 |
5 | 不带防爆功能 | |
E | 防爆型 | |
0 | 基本型 | |
3 | ISA标准G3选项和温度(-20-70°C)选项 |
现场总线简介
现场总线是连接现场智能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双向、串行、数字式、多节点的通信网络,被称为现场底层设备控制网络(Infranet)。现场总线可以支持各种工业领域的信息处理、监视和控制系统,可以与工厂自动化控制设备互连,实现现场传感器、执行器和本地控制器之间的低级通信。由于现场总线遵循***通信协议,因而具有开放、互联、兼容和互操作的特性,使得集散控制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大。现场总线可以简化系统,可实现远方诊断、调试和现场设备维护,从而提高系统的***性,同时还可减少设计、安装的工作量,因而一直受到各企业的关注。
1.现场总线的***
现场总线的关键技术是通信协议。在发展初期,各大自动化集团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现场总线标准,类型达几十种之多。为了便于用户使用,达到各总线之间互连的目的,就必须实行大家共同遵守的***。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等***化组织,为了统一现场总线通信协议,做了许多工作,通过了十几种总线标准的折中方案。
(1)IEC TC65(国际电工委员会第 65 技术委员会)
2003年IEC 通过了修订的现场总线***IEC 61158,共有10种类型,其内容见表2.1。
表2.1 IEC 61158现场总线类型
类型编号 | 现场总线名称 | 主要支持的公司 |
1 | FF H1 | Emerson ( 美 ) |
2 | Control Net | Rockwell ( 美 ) |
3 | Profibus | Siemens ( 德 ) |
4 | P-Net | Process Data ( 丹麦 ) |
5 | FF HSE | Emerson ( 美 ) |
6 | Swift Net | Boeing ( 美 ) |
7 | World FIP | Alstom ( 法 ) |
8 | Inter Bus | Phoenix Contact ( 德 ) |
9 | FF FMS | Emerson ( 美 ) |
10 | Profi Net | Siemens ( 德 ) |
(2)IEC TC17(国际电工委员会第 l7 技术委员会)
IEC62026有 4 种现场总线类型,即AS-i(Actuator SensorInterface,执行器传感器接口,Siemens公司);Device Net (设备网,Rockwell 公司);SDS (Smart Distributed System,灵巧式分散型系统,Honeywell 公司) 及Seriplex(串联多路控制总线) 。
(3)***11898与***11519
***有一种CAN(控制局域网) 现场总线类型,即CAN ***11898(1Mbps)和CAN ***11519(125kbps),主要由德国 Robert Bosch 公司支持。
综上所述,IEC61158 虽有 10 种类型,但类型 l、5、9 实际上都属于FF,因此可归纳为8种现场总线,加上IEC62026 的 4 种与***的 1 种共计有 13 种现场总线***。
从理论上讲,由于采用统一的通信标准,现场总线应具有开放、互联、兼容的优越性,在组成控制系统时,用户不会因为使用了不同厂家的现场设备而在相互连接上出现困难。但是,由于标准并没有完全统一,各种不同标准之间的通信连接仍需采取其他措施,增加了组成控制系统的复杂性,仍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协商和整合,最终实现现场总线通信标准的统一。
2.现场总线通信模型
***/OSI 参考模型定义了一个七层的开放系统通信结构。现场总线系统根据现场环境的要求,对模型进行了优化,除去了实时性不强的中间层,并增加了用户层,这样构成了现场总线通信系统模型。
基金会现场总线 FF H1模型如图 2.15 的右侧一列所示。它采用了 ***/OSI 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链路层和应用层三层,隐去了 3~6 层。其中物理层、链路层采用了 IEC/ISA 标准。应用层分为两个子层,即现场总线访问子层 FAS 和现场总线信息规范子层FMS。FMS为系统的用户层提供通信服务。FMS 提供不同类型的通信信道,称为虚拟通信关系 VCR。FAS 把 VCR 映射到底层网络,从而把用户的应用进程同网络技术的发展隔离开来。链路层、访问子层和报文规范子层的全部功能集成在一起称为通信栈(Communication Stack)
与 ***/OSI 参考模型不同的是,FF不仅***了通信标准,而且还对使用总线通信的用户应用进行了规范,形成***的用户应用层,简称用户层,用于组成用户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如规定标准的功能块,定义设备描述,实现网络管理和系统管理等。虽然这会使协议规范内容变得复杂,但却为不同厂商设备间的可相互操作带来了方便,并使各厂商产品的***功能在用户层上更易于实现。
3.现场总线的网络拓扑结构
基金会现场总线分高速、低速两种规范。低速总线H1的传输速率为 31.25kpbs;高速总线 HSE 的传输速度为1Mpbs和2.5Mpbs两种。低速现场总线H1支持点对点连接、总线型、菊花链型、树型拓扑结构,而高速现场总线 HSE 只支持总线型拓扑结构。
基金会现场总线还支持桥接网。可以通过网桥把不同速率、不同类型媒体的网段连成网络。网桥设备具有多个接口,每个接口只有一个物理层实体。基金会现场总线的桥接网中,任何两个设备之间只有一条数据通道。网桥内由数据链路层具体实现数据流的连接。
在总线型结构中,所有的节点 ( 现场总线仪表 ) 都通过通信接口直接连接到公用通信总线上,任何一个节点向网上发送的信号能被总线上所有其他节点接收。因为各节点共用一条传输信道,所以在任一时刻只有一个站能发送信息。这样,总线上各站都要遵守某种对总线通信介质访问控制的协议,以便能正常通信而不发生相互干扰。总线型结构接口简单,扩充容易,成本较低,通过适当的通信控制策略可以有较好的通信实时性。但总线介质通道是系统通信的“瓶颈”部分,一条总线的长度和可接入的节点数都是有限的。所以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常用冗余总线方式及分层分级的结构来提高系统通信能力及通信信道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