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进口:否 | 加工定制:是 | 品牌:YOKOGAWA/横河 |
型号:AAI543-S53 | 产品用途:横河DCS系统卡件 | 规格:130*108*33mm |
横河AAI543-S53输出卡件
电流输出模块(隔离)
该模块输出4至20mA。
它可用于在双冗余配置。 (* 1)
项目 | 产品规格 |
| |
型号 | AAI543-?0? | AAI543-?1? (*2) |
|
输出通道数 | 16,隔离,标准的切换响应冗余配置(* 3) | 16,隔离,快速切换响应冗余配置(* 3) |
|
| |||
| |||
输出信号 | 4 to 20 mA |
| |
耐电压 | 输出与系统:1500 V AC,持续1分钟(*4) |
| |
容许负载电阻 | 0 to 750 ? |
| |
电路开路检测 | 小于 0.65 mA |
| |
准确性 | ±48 ?A |
| |
数据更新周期 | 10 ms |
| |
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漂移 | ±16 ?A/10 ?C |
| |
电流消耗 | 230 mA (5 V DC), 540 mA (24 V DC) |
| |
重量 | 0.4 kg |
| |
对外沟通 | 压力的钳终端,MIL连接线,专用线(KS1) |
| |
HART通信(*5) | 可用 |
| |
* 1:使用两个模块,双冗余配置中使用相同的后缀代码。 * 2:当AAI543?1?被安装在一个远程节点,环境温度应在0至60℃。 * 3:输出到外地低于4 mA的切换时间为100 msAAI543?0? (标准响应)和2毫秒AAI543?1?(快速响应)。 当任何快速响应现场设备连接到双冗余配置的模块,AAI543-?1?(快速响应) 应该被使用。 * 4:使用专用连接线的耐电压是500伏交流电(输入信号之间的和系统)。 用于使用MIL连接电缆的耐压取决于电缆的电气规格。 *5:当安装到远程节点具有HART功能模块,EB401的固件必须是第2版或更高版本。 对于HART功能规格,请参阅“HART通讯封装(为A?我???-H)(GS33Q03L70-31E)。” |
|
AAI543模拟输出模块:横河AAI543-S53输出卡件
|
| 描述 |
型号 | AAI543 | 模拟输出模块(4~20 mA,16通道,隔离) |
后缀代码 | -S | 标准型 |
-H | 数字通信型(HART协议) | |
5 | 标准切换响应没有防爆冗余配置(* 1) | |
6 | 快速切换响应冗余配置,无防爆(* 2) | |
E | 标准切换响应冗余配置带防爆功能(* 1) | |
F | 快速切换响应带有防爆冗余配置(* 2) | |
0 | 基本型 | |
1 | ISA标准G3选项 | |
3 | ISA标准G3选项和温度(-20~70°C)选项 | |
选型代码 | /K4A00 | KS电缆接口适配器(对于连接端子板AEA4D)[型号:ATK4A-00] |
/A4S00 | 压力钳接线端子[型号:ATA4S-00] | |
/A4S10 | 压力钳接线端子(浪涌吸收器)[型号:ATA4S-10] | |
/A4D00 | 双压力钳接线端子[型号:ATA4D-00] | |
/A4D10 | 双重压力钳接线端子(浪涌吸收器)[型号:ATA4D-10] | |
/CCC01 | MIL电缆连接器型号:ACCC01] |
冗余技术
冗余技术是提高DCS可靠性的重要手段。由于采用了分散控制的设计思想,当DCS中某个环节发生故障时,仅仅使该环节失去功能,而不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功能。因此,通常只对可能会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重要环节或对全局产生影响的公用环节,有重点地采用冗余技术。自诊断技术可以及时检出故障,但是要使DCS的运行不受故障的影响,主要依靠冗余技术的采用。
冗余方式
DCS 的冗余技术可以分为多重化自动备用和简易的手动备用两种方式。多重化自动备用就是对设备或部件进行双重化或三重化设置,当设备或部件万一发生故障时,备用设备或部件自动从备用状态切换到运行状态,以维持生产继续进行。
多重化自动备用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同步运转、待机运转、后退运转等三种方式。
同步运转方式就是让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或部件同步运行,进行相同的处理,并将其输出进行核对。两台设备同步运行,只有当它们的输出一致时,才作为正确的输出,这种系统称为“双重化系统”(DualSystem)。三台设备同步运行,将三台设备的输出信号进行比较,取两个相等的输出作为正确的输出值,这就是设备的三重化设置,这种方式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投入也比较大。
待机运转方式就是使一台设备处于待机备用状态。当工作设备发生故障时,启动待机设备来***系统正常运行。这种方式称为1:1 的备用方式,这种类型的系统称为“双工系统”(DuplexSystem)。类似地,对于N台同样设备,采用一台待机设备的备用方式就称为 N:1 备用。在 DCS 中一般对局部设备采用 1:1 备用方式,对整个系统则采用 N:1 的备用方式。待机运行方式是 DCS 中主要采用的冗余技术。
后退运转方式就是使用多台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各自分担各种功能运行。当其中之一发生故障时,其他设备放弃其中一些不重要的功能,进行互相备用。这种方式显然是最经济的,但相互之间必然存在公用部分,而且软件编制也相当复杂。
简易的手动备用方式是采用手动操作方式实现对自动控制方式的备用。当自动方式发生故障时,通过切换成手动工作方式,来保持系统的控制功能。
冗余措施
DCS的冗余包括通信网络的冗余、操作站的冗余、现场控制站的冗余、电源的冗余、输入/输出模块的冗余等。通常将工作冗余称“热备用”,而将后备冗余称为“冷备用”。DCS中通信系统至关重要,几乎都采用一备一用的配置;操作站常采用工作冗余的方式。对现场控制站,冗余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采用 1:1 冗余,也有的采用N:1 冗余,但均采用无中断自动切换方式。
DCS特别重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除了 220V 交流供电外,还采用了镍镉电池、铅钙电池以及干电池等多级掉电保护措施。DCS在安全控制系统中,采用了三重化,甚至四重化冗余技术。
除了硬件冗余外,DCS还采用了信息冗余技术,就是在发送信息的末尾增加多余的信息位,以提供检错及纠错的能力,降低通信系统的误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