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进口:否 | 加工定制:是 | 品牌:YOKOGAWA/横河 |
型号:AAI543-H50 | 产品用途:横河DCS系统卡件 | 规格:130*108*33mm |
横河AAI543-H50模拟输出卡件
AAI543模拟输出模块-选型指南
|
| 描述 |
型号 | AAI543 | 模拟输出模块(4~20 mA,16通道,隔离) |
后缀代码 | -S | 标准型 |
-H | 数字通信型(HART协议) | |
5 | 标准切换响应没有防爆冗余配置(* 1) | |
6 | 快速切换响应冗余配置,无防爆(* 2) | |
E | 标准切换响应冗余配置带防爆功能(* 1) | |
F | 快速切换响应带有防爆冗余配置(* 2) | |
0 | 基本型 | |
1 | ISA标准G3选项 | |
3 | ISA标准G3选项和温度(-20~70°C)选项 | |
选型代码 | /K4A00 | KS电缆接口适配器(对于连接端子板AEA4D)[型号:ATK4A-00] |
/A4S00 | 压力钳接线端子[型号:ATA4S-00] | |
/A4S10 | 压力钳接线端子(浪涌吸收器)[型号:ATA4S-10] | |
/A4D00 | 双压力钳接线端子[型号:ATA4D-00] | |
/A4D10 | 双重压力钳接线端子(浪涌吸收器)[型号:ATA4D-10] | |
/CCC01 | MIL电缆连接器型号:ACCC01] |
电流输出模块(隔离)
该模块输出4至20mA。
它可用于在双冗余配置。 (* 1)
项目 | 产品规格 |
| |
型号 | AAI543-?0? | AAI543-?1? (*2) |
|
输出通道数 | 16,隔离,标准的切换响应冗余配置(* 3) | 16,隔离,快速切换响应冗余配置(* 3) |
|
| |||
| |||
输出信号 | 4 to 20 mA |
| |
耐电压 | 输出与系统:1500 V AC,持续1分钟(*4) |
| |
容许负载电阻 | 0 to 750 ? |
| |
电路开路检测 | 小于 0.65 mA |
| |
准确性 | ±48 ?A |
| |
数据更新周期 | 10 ms |
| |
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漂移 | ±16 ?A/10 ?C |
| |
电流消耗 | 230 mA (5 V DC), 540 mA (24 V DC) |
| |
重量 | 0.4 kg |
| |
对外沟通 | 压力的钳终端,MIL连接线,专用线(KS1) |
| |
HART通信(*5) | 可用 |
| |
* 1:使用两个模块,双冗余配置中使用相同的后缀代码。 * 2:当AAI543?1?被安装在一个远程节点,环境温度应在0至60℃。 * 3:输出到外地低于4 mA的切换时间为100 msAAI543?0? (标准响应)和2毫秒AAI543?1?(快速响应)。 当任何快速响应现场设备连接到双冗余配置的模块,AAI543-?1?(快速响应) 应该被使用。 * 4:使用专用连接线的耐电压是500伏交流电(输入信号之间的和系统)。 用于使用MIL连接电缆的耐压取决于电缆的电气规格。 *5:当安装到远程节点具有HART功能模块,EB401的固件必须是第2版或更高版本。 对于HART功能规格,请参阅“HART通讯封装(为A?我???-H)(GS33Q03L70-31E)。” |
|
集散控制系统的软件体系
一个计算机系统的软件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由于集散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在其软件体系中既包括了上述两种软件,还增加了诸如通信管理软件、组态生成软件及诊断软件等。
集散控制系统的系统软件是一组支持开发、生成、测试、运行和维护程序的工具软件,它与一般应用对象无关,主要由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和工具软件等部分组成。
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态软件
DCS组态是指根据实际生产过程控制的需要,利用DCS所提供的硬件和软件资源,预先将这些硬件设备和软件功能模块组织起来,以完成特定的任务。这种设计过程习惯上称作组态或组态设计。从大的方面讲,DCS的组态功能主要包括硬件组态(又叫配置)和软件组态两个方面。
DCS软件一般采用模块化结构。系统的图形显示功能、数据库管理功能、控制运算功能、历史存储功能等都有成熟的软件模块。但不同的应用对象,对这些内容的要求有较大的区别。因此,一般的DCS具有一个(或一组)功能很强的软件工具包(即组态软件),该软件具有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在不需要什么代码程序的情况下便可以生成自己需要的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是一组程序的集合,用来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用户程序的执行顺序,为用户程序与系统硬件提供接口软件,并允许这些程序 ( 包括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 ) 之间交换信息。用户程序也称为应用程序,用来完成某些应用功能。在实时工业计算机系统中,应用程序用来完成功能规范中所规定的功能,而操作系统则是控制计算机自身运行的系统软件。
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
集散控制系统自问世至今,市场上的产品不计其数。它们结构类型各具特色,功能特性有弱有强,但一些基本功能是必须具备的。这里主要介绍现场控制站和操作站的基本功能。通信系统的基本功能在下一节中介绍。
现场控制站的基本功能
现代DCS的现场控制站是多功能型的,其基本功能包括反馈控制、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批量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和数据通信等功能。
反馈控制
在生产过程控制诸多类型中,反馈控制仍然是数量最多、最基本、最重要的控制方式。现场控制站的反馈控制功能主要包括输入信号处理、报警处理、控制运算、控制回路组态和输出信号处理等。
输入信号处理
对于过程的模拟量信号,一般要进行采样、模 / 数转换、数字滤波、合理性检验、规格化、工程量变换、零偏修正、非线性处理、补偿运算等。对于数字信号则进行状态报警及输出方式处理。对于脉冲序列,需进行瞬时值变换及累积计算。
①合理性检验
②零偏修正
③规格化
④工程量变换
⑤非线性处理
⑥开方运算
⑦补偿运算
⑧脉冲序列的瞬时值变换及累计
(2)报警处理
集散控制系统具有完备的报警功能,使操作管理人员能得到及时、准确又简洁的报警信息,从而***了安全操作。DCS 的报警可选择各种报警类型、报警限值和报警优先级。
①报警类型
②报警限值
③报警优先级
● 报警优先级参数
● 报警链中断参数
● 报警选择参数
(3)控制运算
控制算法很多,不同的DCS其类型和数量亦有不同。常用的算法有常规 PID 、微分先行PID、积分分离、开关控制、时间比例式开关控制、信号选择、比率设定、时间程序设定、Smith 预估控制、多变量解耦控制、一阶滞后运算、超前-滞后运算及其他运算等。
(4) 控制回路组态
现场控制站中的回路组态功能类似于模拟仪表的信号配线和配管。由于现场控制站的输入、输出信号处理、报警检验和控制运算等功能是由软件实现的,这些软件构成了DCS内部的功能模块,或称作内部仪表。根据控制策略的需要,将一些功能模块通过软件连接起来,构成检测回路或控制回路,这就是回路组态。
(5)输出信号处理
输出信号处理功能有输出开路检验,输出上下限检验、输出变化率限幅、模拟输出、开关输出、脉冲宽度输出等功能